News

News

  • 2022/09/21

    TITAS...

    Learn more
  • 2022/09/21

    Exhibit at ITMA 2023 97% of exhibition space has been booked by 1,444 applicants from 42 countries, occupying 114,230 net square metre of stand space. Limited space available. Act now!...

    Learn more
  • 2022/07/27

    南亞(1303)今(27)日展示聚酯產品環保永續的回收技術,並開放廠區、成品展示來分享成果。董事長吳嘉昭(如圖)表示,公司目前回收聚酯產能約達22萬噸/年,佔聚酯總產能1成左右,預估至明年底,回收產品總產能可達42萬噸,屆時將佔聚酯總產能比重提升至2成左右。 吳嘉昭強調,公司環保永續產品,主要聚焦在寶特瓶回收、織物回收、材質單一化及原著色絲產品開發等4個主題。其中,寶特瓶與織物回收方面,由於,全球聚酯產量中,約三成生產寶特瓶,其餘多數以紡織品為主。經統計,廢棄服飾更有85%採掩埋或焚化處理;故南亞公司積極與產業領導品牌合作,回收其供應鏈的庫存布料、裁切邊角料及消費後舊衣,達成紡織產業循環經濟。 公司目前回收聚酯產能約達22萬噸/年,佔聚酯總產能1成左右,預估至明年底,回收產品總產能可達42萬噸,屆時將佔聚酯總產能比重提升至2成左右。公司使用回收寶特瓶生產聚酯粒,相較傳統石化製程的原生聚酯粒,碳排放量可減少72%,以去年回收寶特瓶數量達87億支,可減少碳排放約19萬噸/年,且回收後有90%運用於生產技術難度較高且高附加價值的長纖絲,更具產品價值。 此外,節水亦是環境永續重要課題之一,在傳統的染整製程中,每公斤布料染色須耗水60公升,南亞身為國內原著色絲最大生產廠商,已開發新式原液染色技術並取得專利,纖維抽絲階段即添加染料,省去後段傳統浴染程序,能夠節省97%用水,達成近乎無水染色的訴求,並且可提供1,000種以上色系,達到色域廣、色牢度佳、日照水洗皆不易褪色等優勢。 MoneyDJ新聞 2022-07-27 16:43:48 記者 林昕潔 報導...

    Learn more
  • 2022/07/19

    俄國是否會恢復對德國的天然氣供給,將在本週四(21日)揭曉。德國政府已表態,要是未能復供導致天然氣短缺,將啟動燃料配給。外界擔心,配給會讓德國工業停擺,塑化業恐怕最受衝擊,這會拖累從汽車到運動鞋的生產。 華爾街日報18日報導,德國當局表示,要是北溪一號輸氣管21日結束歲修後,持續停供,該國將宣布進入緊急狀況,並動用新法接管能源市場。如果斷供導致天然氣短缺,該國會實施燃料配給。 德國是歐洲最大經濟體,該國若配給燃料,將在歐洲大陸掀起震波。前歐盟能源專員Gunther Oettinger說,此舉會中斷泛歐供應鏈,以油氣為原料的塑化鏈受創最重。此外,鋼鐵、銅、陶瓷的生產也會大受打擊。德國法律規定,天然氣優先供給家庭和醫院等,意味萬一配給上路,工業會率先面臨減供。考量到歐盟各國經濟緊密整合,後果將迅速向外蔓延。 德國化學業聯盟(VCI)指出,德國生產的氨氣或乙炔(acetylene),可用來生產塑膠製品,也是生產電池和電線的原料,這些零組件可用於製造汽車座椅、藥品包裝、電子產品、建築材料等。不過乙炔也有醫療用途,這表示歐盟可能會優先分配天然氣給產出救命藥物的藥廠,而且有鑑於糧價狂飆,肥料商也會優先取得天然氣。 一旦德國啟動天然氣配給,政府有權決定哪些產業可獲得較多天然氣。Deloitte合夥人Ruud Schmeink指出,可能情境之一是天然氣短缺傷害到塑膠生產,進而衝擊到汽車和運動鞋製造。供給短缺問題會朝供應鏈下游擴散傾瀉,情況將一路惡化。 專家:若長期斷氣 德恐陷深度衰退 全球供鏈遭殃 歐洲瀕臨「斷氣」,據報俄國天然氣公司Gazprom告知歐洲客戶,出現「異常」狀況,無法保證天然氣供給。外界預測,要是俄國天然氣長期停供,導致德國工業生產喊卡,該國可能陷入「深度衰退」(deep recession),並撼動全球供應鏈。 路透社、金融時報、ZeroHedge報導,路透社目擊了Gazprom的7月14日信函,宣稱對回溯至6月14日起的天然氣供給引用不可抗力(force majeure)條款。消息人士透露,Gazprom指的是輸送天然氣到德國的北溪一號管線。不可抗力又稱為天災條款,闡明業者在何種極端情況下得以免除法律責任。 瑞銀稱,要是德國今年冬天沒有足夠天然氣,會釀成「深度衰退」,2023年底為止,該國GDP將大減6%。德國央行警告,相關連鎖效應對全球供應鏈的衝擊,會把原本的震撼程度放大兩倍半。 *編者按:本文僅供參考之用,並不構成要約、招攬或邀請、誘使、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,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,自行作出投資決定,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,概與《精實財經媒體》、編者及作者無涉。 MoneyDJ新聞 2022-07-19 11:56:46 記者 陳苓 報導...

    Learn more
  • 2022/05/25

    台灣日前通過的「氣候變遷因應法」草案將2050年碳排淨零入法,也將分階段、依照企業規模陸續徵收碳費,最快2024年起實施,碳費如何徵收成為各界關心焦點。包括世界銀行(World Bank)、國際貨幣基金(IMF)等組織,在碳權、碳稅、碳費的收取與價格訂定流程中,均提出「碳底價(carbon floor pricing)」的倡議,方能針對各個市場的不同開發程度,來設定國際市場上的合理碳權價格、達成全球面對減排淨零的成果。 我國預計在2024年開始就會對部分企業開始徵收碳費。徵收對象、徵收額度等細節雖要到2023年才會明朗化,不過目前一般認為,包括鋼鐵、水泥、塑化等較高耗能產業之中大型企業都將在徵收對象之列。 事實上,目前全球僅有15%的國家已經導入碳費或其他措施來推動淨零的路徑,而多達63%國家則承諾了碳淨零、惟實際作為仍有限,更有22%的國家未曾參與或承諾碳淨零的長期目標。碳費的規定更是根據國家市場的不同,從每噸碳排3美元到100美元都有,呈現不統一的狀況。 世界經濟論壇氣候與自然部門負責人Teresa Hartmann指出,根據國際貨幣組織(IMF)建議,全球應該制訂碳底價機制,同時強化全球不同市場的碳費計算的透明程度,避免企業透過將生產線遷移到碳費較低的國家,來規避其應負擔的碳費,造成整體國際環境上的「碳滲漏(carbon leakage)」狀況,反而抵消了其他企業與政府部門在降低碳排放過程中的努力。 由於碳費與碳價格的計算牽涉到各地的生產成本、環境負擔、國家收入與技術發展而有所不同,根據IMF的企劃書,全球初期應分為三個碳底價區塊,每噸碳排放在低收入國家的價格設定在25美元,中收入國家50美元,高收入國家則為75美元。而OECD則建議,一噸30歐元的碳定價才能促進降低碳排,而此一價格到了2030年,更應進一步提高到60歐元。 Teresa Hartmann指出,「碳底價」對全球實際經濟成長的影響不到1%,且有自償效果。如果碳底價訂在每噸50美元,由於企業將會更積極投入減碳措施、以及擬定符合新標準的投資計畫,該定價應可抵銷對經濟成長的影響。 Teresa Hartmann並警示,若全球各國碳定價不同,等於破壞了碳定價的效果,而歐盟「碳邊境調整機制(CBAM)」機制的設立精神,則更是要透過課徵碳關稅,營造公平競爭、避免僥倖、並提供先行者優勢。根據研究,中等所得國家如果加入「碳底價」的機制,其節費動機可讓減碳效果提高四倍,且只要六大經濟體共同參與,更可把全球升溫控制在2度以內。 歐洲商會低碳倡議主席 Giuseppe Izzo表示,根據去年聯合國的最新報告,人類目前應對氣候變遷的行動是失敗的,各國的領導人未能夠採取足夠措施來因應此一問題。 Giuseppe Izzo指出,許多人主張,透過自由市場就可以達到淨零的目標,透過碳定價、碳價格,就可以達到淨零目標,不過在價格的訂定、乃至於各方的協調,都會有不同的狀況,這是面對淨零問題上,人類要一起面對的複雜問題。 世界銀行碳定價領導聯盟工作組聯合主席Mauricio Cardenas指出,世界銀行的工作小組在碳定價當中的角色,就是要確認碳費在降低碳排放流程當中能夠扮演適切的角色。目前有在執行碳定價的國家相對有限,不過收取碳費卻是一個非常有用的減排工具。 Mauricio Cardenas也強調,碳費與碳權的計算基礎,必須確定整個計量過程的透明化,且沒有重複收取、重複計算的狀況出現,才能確保對每一個方面的收取都能一致、且公平。 Mauricio Cardenas指出,企業界的碳淨零(carbon net-zero)必須從整個供應鏈的規格去理解與計算,任何的排放量,都必須被相等量的碳排除(carbon removal)來中和、消減。同時,碳淨零的概念,從所有的投資階段就應該被納入考量,這包括了金融業、企業、與每一個決策者的共同努力。 固然,企業在邁向淨零的過程當中,可以透過購買部分多餘碳權的方式來消減其受到計算的碳排放量,不過Mauricio Cardenas指出,企業應該體認到這是暫時的權宜之計,長遠來看,還是必須要靠著實際的行動去消減碳排、甚至達到碳中和的淨零目標。 「國家和私營部門都需要正視減排的規模和緊迫性,這意味著我們不能只在零星的情況下採取行動,合作起來,才能達成目標。」Mauricio Cardenas?。 MoneyDJ新聞 2022-05-25 10:14:56 記者 羅毓嘉 報導...

    Learn more
  • 2012/11/21

    KARL MAYER dreht am Rad – für eine praxisnahe Ausbildung Ein gutes Zusammenspiel im Team ist keine Glückssache, sondern wird in einem gezielt gestalteten Miteinander erlernt – möglichst von Anfang an. Um bereits den Auszubildenden den in der Praxis benötigten Gemeinschaftssinn und Verantwortungsbewusstsein bei der Lösung von Aufgaben zu vermitteln, führt KARL MAYER seit langem […]...

    Learn more
  • 2012/11/21

    資料來源:紡織綜合所 安全、環境與防護 —重視生命、呵護地球 伊林模特兒展示紡織綜合所Aquatimo新纖維服飾以及生理感測及節能紡織品 全球氣候變遷及極端天氣造成地球天然災害規模不斷擴大,加上其他非天然災害之迫害,令人類生存環境面臨安全的威脅,因此企業在從事商業活動時,應思考對社會及自然環境所造成的影響。在產品開發上,應考量如何為人類創造更安全及防護的生活環境!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(以下簡稱紡織綜合所)藉著本次展出機會創新呈現兩種層次的主張,一:為人身提供安心的環境(安全與防護紡織品);二:為地球提供安全防護環境(環保紡織品)。以「紡織科技國際論壇暨研發成果展(Textile International Forum and Exhibition,簡稱TIFE)」展區演繹紡織綜合所技術研發成果及創新技術服務化的概念,同時另以台北紡織展(簡稱TITAS)展區呈現關鍵產品商品化及產業合作成果,兩展區整合展出,一氣呵成。 紡織綜合所連副所長榮盛(右一)為廠商說明本所研發技術 TIFE主題吸睛區,以驚艷藝術的「離地花園」與組合式園藝的「巧拼花園」,營造環境綠化之創新氛圍;研發成果區,揭露2012年春夏Aquatimo新纖維,現場體驗「液態防護」的先進功能與「蜘蛛人」的神奇噴塑。此外,也展示結構布膜、機能性聚酯膜、銀纖維、抗靜電、能源、生理感測及節能紡織品;評估驗證區,展示碳足跡盤查輔導服務、地工、再生回收、高透濕防水等服裝之評估服務、破絲及功能性紡織品檢測。TITAS展區中則分別以文創設計區,展示毛巾、寢具、包包等各項特殊文化商品,現場並提供體驗製作服務;產業聯盟區,以複合機能低碳環保針織布研發聯盟為主要展示項目;技術服務區,則展示輕著無縫服、關鍵製程組件及其研發成果、LED紗線及紡織品運用;資訊服務區,展示紡織資訊專業整合系統及產業經濟資訊、培訓及圖書服務;驗證服務區,推廣防護服飾之檢測驗證服務。 邀請您一同來參與這場「創新與務實」兼併的國際級紡織盛會。相關訊息請參考網站:www.ttri.org.tw。 研發成果展示地點: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南港展覽館M區M406 靜態成果展及科技體驗區:10月16~18日 09:30~17:30    ...

    Learn more
  • 2012/11/21

    生意社6月29日訊  亞洲乙烯市場繼續他們下降的趨勢,因為麗川石化、中石化鎮海煉化和日本京葉公司上週重新啟動了他們的裂解設施。中國和日本的高庫存繼續削減了現貨需求,大多數終端客戶有足夠的庫存,能夠持續到7月末。亞洲和歐洲市場的對二甲苯的價格也比前一周下降,降幅超過了上週的增幅,儘管油價恢復。衍生物MEG和PTA的出現了上升修正。 MEG的價格上升是由於原油期貨、PTA的價格上升和供應的增長。採購商期望熊市將盛行,購買興趣低。 亞洲聚酯長絲紗線市場急劇回暖,在中國和馬來西亞、印度尼西亞的價格上升了4-20美分/千克。然而,在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價格下降。亞洲聚酯市場穩定,在中國和中國台灣、韓國的價格輕微上升。供應政策,下游需求穩定,因為紡紗聚酯紗線生產商以適度的經營率開工。 轉載本網專稿請註明出處“中國紡織網”編輯 編輯:賀...

    Learn more